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很绕的话:“这个层次的问题, 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去解决。”也就是说,当我们被困于某种问题无法解决时,并不是能力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是在源头——思维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可以把思维理解成我们看待事情的认知维度,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把思维局限在某一个范围中,这就造成了思维很难上升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层次。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比如工作中时常遇到不顺心的事,明明感觉自己能力没有问题,但就是得不到领导和客户的认可,与同事的关系也没有处理的很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工作也总是忙不完。这种时候,往往就是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
这种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思维能力,让我们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摆脱思维困境,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当工作总是忙不完时,可以先不把目光聚焦到工作忙不完该怎么办,而是去分析为什么工作忙不完,去找到其中的关键原因。比如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可以去提升工作方法,或者寻求外部协作。
如果只是一直抱怨每天的工作太多根本忙不完,这样的心态永远也不会在工作中取得进步。相反,如果可以面对繁杂的工作,去积极地思考导致工作繁杂的关键因素,那么就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很多人久久停留在固定的工作岗位,没有进步的时候,往往都是会埋怨领导的不公,明明新来的员工都很快得到了晋升,只有自己还停留在原地。思维层级高的人就会去想该怎样去向企业证明自己的价值,成为企业在发展中的关键人物。
秘书这样的工作在很多人只是端茶倒水并且打杂做闲事的,只有卫哲把秘书这项工作给出了新的定义“帮助老板提升工作效率”。就比如传达文件这件小事上,在大家都按时间排序的时候,只有卫哲是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及关联度进行摆放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板的工作效率。在这样的思维下,使得卫哲短短一年就从一个小小的秘书,成为了万国证券的副总经理,而且是当时中国最小的副总经理。
这就是思维差异导致的不同,大多数人只会像那些普通的秘书一样,只会做着死板的工作,而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为此,华商管理推出韩超老师的《管理思维与管理行为》课程,夯实管理,从思维开始切入和改变,管理思维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提,管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如何转变管理思维,形成结构化理性思考和管理改进,就显得格外重要。四个快速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你能成就多少人,你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在人生的大剧场中,无论你是谁,都不可能永远是鲜花点缀的坦途,星光熠熠,总会有波折坎坷,总会有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如今这社会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单打独斗的英雄时期以不复存在,你能够把资源分享给多少人 ,就能帮助多少人 ,你能够帮助多少人把握住机会 ,你就有多大成功,功不是一个人干起来的 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当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成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获得成功,成就别人,同时也能造就自己;造就自己,也要懂得分享给他人。
对于一个普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人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优秀的领导者而言,并不只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么简单,他们更致力于提升团队能力、发掘员工潜能、带领团队创造更大的业绩。让团队里每个员工都有能力都能独当一面,这才是领导者的价值所在,你能帮助多少人成功,你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二、想要管理好团队,先要学会自我管理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必须自己要先做好,作为团队的一个榜样,把自己的优良作风带到店面团队的工作当中,影响所有店员,用真诚去打动每一位成员,促进团队之间合作的默契。
德鲁克:优秀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好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
德鲁克认为,历史上那些极成功的人(如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是一直进行自我管理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自我管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成功者。德鲁克在 1988 年 1 月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了《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他在文中指出,未来的典型企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的,这些专家在基层从事不同的工作,自主管理、自主决策,知识主要体现在基层、体现在专家的脑海里。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德鲁克回答道:自我管理。成功必然属于善于进行自我管理的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是管理好被管理者,而是管理好自己;管理对象—知识工作者更需要自我管理,管理的使命就是促进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这是一场管理的革命,对于管理者、知识工作者都提出了前所未来的新要求,“就基本内容而言,它要求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像首席执行官那样思维和行动,同样要求知识工作者对我们大多认为理所当然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来一个几乎是 180 度的转弯。”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对管理者来说,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很重要,想要管理好员工管理好团队就要先学会自我管理,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身作则,给员工梳理好榜样。
三、巧用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本意是指:在鲶鱼和小鱼共同生活的环境中,由于鲶鱼的不停搅动,激活了周围小鱼的求生本能。如果鲶鱼效应拿到现实企业管理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某种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业绩获得稳定的增长。
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发展,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就必须提升,不然的话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时候,需要现有员工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需要他们付出更多努力来适应新的环境。大多数员工喜欢按部就班、安于现状,不喜欢变化。
巧用鲶鱼效应来让员工产生危机感,激活团队。只有当一个员工有了危机感他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整个企业运转才会生生不息。
四、卓越的领导力
管理需要逻辑,管理者需要逻辑领导力。
所谓“领导力”就是指整合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卓越领导人的共性是:超速成长的领导、多谋善断的领导、知人善任的领导、培育团队的领导 、创造业绩的领导、凝聚人心的领导。
糟糕的领导者会让员工士气低落和技能低下,从而无法为顾客提供好的服务或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而导致公司利润滑落,甚至陷入亏损的边缘。从另一方面讲,企业要提升公司利润和竞争力,最为源头和最为长效的方略就是持续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准。
管理者,在过去管理者定义为:组织并管理团队或任务,并为固有风险及结果承担主要责任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对管理者有了新的定义:愿意建立新事业、新项目或团队,并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创造价值,同时为结果承担全部责任的人。
领导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当的,能当领导的人必然都会有他的优秀和闪光点,一个好的领导,一定有卓越的领导力。
不要吝啬表扬与赞美,表扬、赞美员工是最直接、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激励方式。他是所有感情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虽说奖金是最直接有效的奖励,但是我们总不能每次都用钱来做奖励,投资未免大了些。对员工肯定多于否定,表扬多于批评,一定会在员工心里立下好领导的形象,赢得员工的心。
领导力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仅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等更多要素。表达积极的期待和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反馈信息,激发和重新点燃他人的激情,聚集人们的能量,鞭策人们前行。